即將告別魔幻的2020年,各地的氣溫雖然在下降,但玉米市場卻一片火熱,尤其是東北產區(qū)。臨儲重啟拍了四輪,拍賣依舊十分火爆,搶糧熱情生生利空的調控手段打成了利好支撐。本周四黑龍江又拍了95萬噸臨儲玉米,全部成交了不說,均價還比上周漲了近30元/噸。有時候真是覺得怪,這政策還不如不調控呢,起了反效果不說,反而刺激的東北上游不供貨了,中游貿易環(huán)節(jié)進退兩難,下游用糧企業(yè)舉棋不定。這樣的市場之下,一些東北貿易商開始了他們的戰(zhàn)略轉移,走,去華北囤玉米去成為他們的口號?;鸨臇|北玉米有點燙嘴,華北市場真的有機會嗎?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員周喆認為,東北市場看起來挺熱鬧,但上行空間一般。未來行情想漲,發(fā)力還要靠華北。
臨儲成交火爆的背后,許多問題也暴露出來。
本輪拍賣投放的玉米全部成交,后續(xù)應該就沒有臨儲玉米拍賣了。最高價2420元/噸,最低價2180元/噸,均價2318元/噸。加上出庫貼水后都2400元/噸以上了,比一些地區(qū)的新季玉米還要貴。臨儲重啟拍了4次,次次是爆款,遠超大家的預期?;鸨呐馁u夯實了價格底部,刺激了心態(tài),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。
首先,現在并不是傳統(tǒng)的拍賣季,市場新季玉米還有很多,為什么定向邀標拍賣能搶成這樣?因為新季玉米毒素不理想,飼料廠選擇拍點低毒的摻兌。深加工則因為新季玉米太難收了,不漲收不到,漲價更收不到的尷尬局面。烘干塔也很冤枉,合同不敢簽,賣完不好補。幾個月的購銷,農戶余糧下降,認賣的早就賣了,剩下的都是等價的,然后越漲越不賣。這個市場現狀矛盾且無解。連續(xù)的上漲抬高了價格水準,又勸退了一部分貿易商。最終,形成了如今這種各環(huán)節(jié)間脫鉤的市場,東北玉米市場問題多多,有糧的不出,用糧的買不到,只能高價買陳糧湊合,新季玉米憋在東北產區(qū),不知道這些有糧的農戶和貿易商想賭多少錢?別扣帽子,說什么見不得好。擺事實講道理,是不是到9毛惦記1塊,到1塊惦記1塊1?這是人性,也是最不好妥善解決的。
東北華北玉米同價,運費差打法又可以了。
各種支撐之下,東北玉米一路高歌猛進,和華北玉米同價了。拍的那些臨儲玉米加上出庫貼水費用,再加上運費,到華北都要2600元/噸以上了,比好多華北工廠20年玉米的收購價格還貴。按照傳統(tǒng)的購銷節(jié)奏,其他產區(qū)需要東北玉米南下才能滿足消耗,如今東北玉米滯留在關外,非東北地區(qū)的玉米供應是個問題,這就是近期想在華北地區(qū)備貨的東北貿易商的想法。當然,主要是能比東北玉米好收點,東北有的地區(qū)農戶都沒什么糧了,貿易商兜里空有錢,總不能收大豆吧,大豆更貴,成本壓力更高。而且華北玉米質量還好,結合位置來看,價格就不是問題了。早在20年3月就有一批東北貿易商在華北建倉賭了一波運費差,那時候運氣好還趕上炒糧荒,賺了不少。如今東北玉米底部夯實,價格不好落,其他地區(qū)市場需求在那擺著,早晚都要補一批東北玉米,那就意味著工廠至少要把運費漲出來,這樣在華北存糧的利潤就出來了。
綜上所述,拍賣拍的大家都云淡風輕了,都習慣了。東北玉米底部堅挺,落不好落,漲價也是必然。但是漲價中上游給不給面子。理論上見好就收,落袋為安最好,但誰會嫌錢少呢?尤其是現在價格頂部靠想象力的時候。不過東北玉米與其他市場脫節(jié),需要等一等其他地區(qū)的行情。一些東北貿易商轉移陣地是個好方法,帶著資金去其他區(qū)域攪動風云。春節(jié)備貨在即,市場需求還是有的。政策的反反復復,為了去庫存讓深加工多地開化,然后為了豬肉供應又鼓勵養(yǎng)豬,再加上之前的鐮刀灣和大豆振興,搞不明白玉米的主線了,可真亂。欲了解更多玉米詳盡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(xù)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m.kagbk.com)以及APP(http://m.kagbk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 周喆)
特別聲明